Quantcast
Channel: 悬疑世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

四十三年前他写的这篇科幻悬疑,如今再次被改编火爆了

$
0
0

​如果宇宙中还存在另外一个世界,完全释放人性本能,只要付出一定的费用就能做你想做的事情。你可以扮演任何角色,尽情地屠杀,发泄你心中无尽的愤怒不满;你也可以整天沉溺于肉欲情色,享受感官的无限刺激。

你是否跃跃欲试?

其实,这并不是幻想,有这样一部剧即为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一个世界——《西部世界》。

《西部世界》海报

这部剧一出即火,目前更新到第8集,许多媒体拿它与《冰与火之歌》相比,同是美国HBO出品,这又将是一部不朽的作品。

其实,早在1973年电影版《西部世界》就上映了,那时中国“文革”刚结束,作为中国引进的第一部美国科幻片,那些激烈杀戮的场面和人造人觉醒的科技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视觉经验,成为一代人难以忘怀的记忆。

1973年电影版《西部世界》

影片的伟大之处,不在于炫酷的科技运用,而在于为大多数人描绘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未来世界,而这个世界是我们从未想到过的。当然,今天的主角并不是这两版《西部世界》,而是影片的导演和原著作者——迈克尔·克莱顿

迈克尔·克莱顿

迈克尔·克莱顿被誉为“科技惊悚小说之父”,出道不久即以一批“最具科技含金量的知识小说”在读者中拥有了众多拥趸。他一生中发表15部科幻冒险类畅销小说,4部非小说著作,担任27部电影编剧,执导影片8部。然而这位在文学领域和科幻影视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却是医学出身。

迈克尔·克莱顿生于1942年,1964年就读哈佛大学文学系,对文学失望后,又转念人类学系,最后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就读医学期间,迈克尔·克莱顿开始用笔名JohnLange及JefferyHudson撰写小说,1969年《死亡手术室》获得的爱伦坡最佳小说奖。

2003年,台湾轻舟出版社出版

真正改变迈克尔·克莱顿命运的是小说《天外病菌》,不仅成为畅销书,还卖出了电影版权。巨大的成功使他决心弃医从文。一炮而红之后,迈克尔·克莱顿创作小说一发不可收拾,部部成为畅销书。

1993年,《侏罗纪公园》,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

其中最著名的是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合作的《侏罗纪公园》(1993年),迈克尔·克莱顿作为原著作者同时担任影片编剧。斯皮尔伯格重写了《侏罗纪公园》整个故事,改写了大部分人物的命运,以更加适应科幻恐怖片的剧情模式。

《侏罗纪公园》讲述哈蒙德博士立志要建立一个非同寻常的公园:恐龙将是这个公园的主角。他把众多科学家收归旗下,利用琥珀里面困住的远古蚊子体内的血液,提取出恐龙的基因信息,培育繁殖恐龙。结果如愿以偿,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公园的电脑系统管理,遭到破坏而失控:所有的恐龙失去控制,自相残杀,人们亦死难无数。

《侏罗纪公园》中双手无法合十的萌恐龙

影片重在恐怖气氛的营造,而事实上,在原著中包含更多对公园中的设施、科技、应对措施的叙述,而在电影中没有使用到。与电影相比,原著还有更多对科技“双刃剑”威力的争论,不过电影至少保持了“生命自会找到出路”这句话。

克莱顿早年在人类学和医学生物的研究为他积累了渊博的医学和科学知识,虽然主要偏重生物医学方面,物理学等较“精密”的科学成分相对少些,但他还是勇敢地涉及到时空旅行之类的主题,比如《时间线》。

2002年,皇冠出版社出版的小说和2003年理查德·唐纳导演的电影


在他的科幻小说《时间线》中,由于量子物理的巨大突破,时空旅行已经不再需要动用太空技术,使用一种更为简易的装置,就能把人送入不同的世界。故事里,一对考古学家闯进了14世纪的多尔多涅河谷——英法“百年战争”展开的地方。现实中,随着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克莱顿小说中描绘的的神奇的量子计算机,有可能在未来战争中从科幻走向现实

克莱顿从一开始就走的是商业小说创作的路子,符合大众口味,但是他又能跳出肤浅与通俗,在丰富的高科技想象领域沉淀出对人类、科学、未来等严肃问题的思考。他在大量引用在现实中存有伦理争议的科技的同时,通过故事悬念对其展开检视。他骨子里并不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反而是坚持技术反乌托邦,如同《西部世界》中所言:“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结局。”

2016年HBO连续剧《西部世界》


《西部世界》描绘的是未来世界的奇妙景象,一座巨型高科技成人乐园建成,其中有西部世界,罗马世界,中世纪世界三大主题版块的机器人世界,它提供给游客杀戮与性欲的满足。可是没想到,这些机器人慢慢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对人类进行报复,所有的人都将被杀死。

科技由于不可预知的因素而反作用于人类,叩问伦理的界线。《侏罗纪公园》中也有类似的主题表达——巨大的阴谋也会存在巨量的环节,最后它会被本身所压垮。 

迈克尔·克莱顿给老赵的感觉和斯蒂芬·金神似,都是红得发紫的类型小说畅销书作家,作品大多被搬上大银幕。

《侏罗纪公园》(1993)

《人间大浩劫》(1971)

《The Terminal Man》(1974)

《旭日追凶》(1993)

《叛逆性骚扰》(1994)

《刚果惊魂》(1995)

《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1997)

《深海圆疑》(1998)

《时间线》(2003)


克莱顿小说改编的电影


去年6月,有消息称,梦工厂获得克莱顿生前的最后一部小说《微型》的电影改编权,故事讲述一群为夏威夷一家生物公司工作的毕业生,突然发现他们被缩小并被遗弃到夏威夷热带雨林中,他们必须通过科学知识展开自救。还有消息说,斯皮尔伯格将亲自执导这部电影。不过这一项目尚未实施。

导演斯皮尔伯格非常欣赏他,他曾称赞克莱顿道:“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会以一个大戏剧性的概念,把多种自然科学进行融合,让恐龙再一次行走在地球上这件事充满了可信性。

迈克尔·克莱顿(左)和斯皮尔伯格(右)


克莱顿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除了写书,还自己导演电影、电视剧。在1994年-2009年间,克莱顿凭借自己的哈佛医学博士的学位,创建了NBC经典剧集《急诊室的故事》。该剧为他赢得过8次艾美奖的提名,并于1996年成功获奖。

《急诊室的故事》

克莱顿同时也是一位相当有实力的导演,他的影片有《未来世界》(1976)、《昏迷》(1978)、《火车大劫案》(1979)、《神秘美人局》(1981)、《电子陷阱》(1984)和《陷阱边缘》(1989)。

此外,《龙卷风》(1996)、《终极奇兵》(1999)、《深海圆疑》(1998)和《叛逆性骚扰》(1994)的制片人也是他。

引用NBC环球学院院长Jeff Zucker的话,来总结一下克莱顿的成就:“迈克尔·克莱顿是一个活在当代的、文艺复兴式的人物,他是一个医师、作家、导演和制片人,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把很多的事情都做好。作为NBC《急诊室的故事》的创建者和制片人,他从此改变了电视剧的面貌。”

《西部世界》剧照

克莱顿的兴趣十分广泛,他的才华不仅体现在文学上,他是个计算机业的行家里手,拥有自己的FilmTrack软件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电影拍摄设计多种电脑程序,前面提到的1973年上映的《西部世界》,就是世界上首部应用电脑特技的电影

他还写过关于信息技术的书《ElectronicLife》,自己甚至还设计了一套叫《亚马逊》的电子游戏。1995年,他作为特效技术团队中的一员,因在电脑特效预算方面的成就,获得了奥斯卡技术贡献奖。克莱顿在这些领域的涉猎,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2008年洛杉矶当地时间11月4日,迈克尔·克莱顿因癌症去世,终年66岁。

法国作家雨果说:与有待创造的东西相比,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微不足道的。但很戏剧性的是,作为一位在科幻界享有至高无上的荣誉的作家,迈克尔·克莱顿一生中从未获得星云奖和雨果奖的提名,他的官方网站总结道:“他以不合时宜的幽默走过了这一生”。


【你可能还喜欢】

■ 他杀死出轨的妻子,却发现背后跟了个……

■ 这部悬念重重的《绝望收藏室》,比解忧杂货店还好看

■ 最漫长的那一夜,我们的人间喜剧与悲惨世界

■ 顶尖作家联合打造《罗生门》,一本书N中读法

■ 全球每3秒就卖出一本的悬疑巨著,豆瓣居然仅50人读过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