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棺材横放灵堂,周围尽是白色鲜花、遗像、人们沉默、宁静、祈祷。躺进棺材中的人,被周围的亲朋好友以及家属路人送上无声的祷告;是的,沉默悲哀的气氛笼罩着这场葬礼仪式;周围的人低声送上虔诚的祈福,然后纷纷送上鲜花,低头默哀……
可是就在人们祷告完毕后,突然棺材里的人双手握住棺材边,站了起来,并且开口说话了……
可怕!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一场生前葬礼!吓死宝宝了~
那些为自己办生前葬礼的人
没错,今年8月份在《黑白星球》节目中,马东就为自己举办了一场这样的“生前葬礼”。其间他不仅与马薇薇、肖骁等人以吐槽的方式进行了“最后的对话”,还分享了极具商业价值的遗愿。
透明的玻璃棺材,白色的鲜花,就同你所看到的一样真切。马东身着蓝色西装,静静躺进棺材中,期待朋友对自己的离别赠言。之前他曾经发言说:“活着的时候,一直都忙忙碌碌。闭眼之前,不如静下来做个倾心之谈。如果我办生前葬礼,一定要在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一定要有一轮皓月,万顷清波。”寥寥几语就能看出他的生活经历以及他内心最向往的东西。
同时被马东点名邀请的高晓松则以同样的形式发文回应:“活着的时候,一直BB。闭眼之前,务求安静。如果我办生前葬礼,一定要在故园玉兰树下,马东、蔡康永、郭德纲、岳云鹏希望你们能来,对我说一车话,最好毁誉参半。而我只管静静装逼。把最后的自拍留给你们。”对此网友纷纷留言:人生最后一刻念念不忘的居然是自拍,执念太深。
用这样的方式去体验人生,经过短暂的离别辞世,又从棺材中跳出来,也不知道那一刻他内心是何种的一种波澜或是宁静。被周围人闭眼祷告那一刻的大彻大悟会不会如同马东之前所想一样呢?也难怪他胸前的“兔子君”都悲伤的弯下了嘴角。
以这种方式体验人生的还有香港明星黄夏蕙。在2014年7月15日,年近八十四的她成为全港首位大搞“生前丧礼”的港星,穿上闪亮“寿衣”戴后冠的她,犹如港姐出巡般,躺在“水晶棺材”内闪亮登场,真是百无禁忌!
这位思想前卫的港姐“生前葬礼”程序也跟一般设灵仪式一样。台上挂着“通识殡葬”彩色大字及夏蕙姨漂亮“遗照”,前面摆放金色水晶“骨灰罂”,入场时嘉宾都获派“红包”代替吉仪,并设有纪念册给大家签名留言,制作认真。
事后,黄夏蕙承诺将活动所有费用,包括其身上首饰、寿衣、骨灰罂、水晶棺材等,总值180万元的物品作慈善拍卖,并全数拨捐慈善机构“榕光社”,帮助独居长者身后殓葬之用。
黄夏蕙在电台邀约众人参加她的“葬礼”,分享死亡的真正意义。于生死面前,一切名利金钱都是浮夸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相信她躺进棺材里面的时候,能看到生命的光,这样的光会照亮一个人的灵魂和觉悟。当她从棺材被祷告的人“送别”后再出来,一定会洗去心灵上众多的铅华,能够看到生命的意义,重生的可贵!
当然这样的场景还不止在明星中出现,在2013年3月30日在湖北省洪山石门峰陵园广场上出现了一场另类的“追思会”。在临时搭建的“灵堂”中央,不是悬挂着黑白照片,而是张贴着一个漂亮女孩的个人艺术照。照片中的女孩是武汉民政职业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她在为自己进行一场生前葬礼。
“灵堂”内,这名女孩紧闭双眼,躺在布满鲜花的“寿床”上。低沉的哀乐声中,她的一群“生前”好友围绕在寿床旁,为她默默祈祷,并将叠好的千纸鹤轻轻放在她身旁。此时,旁边的电视屏幕上,正播放着同学们对她“生前”评价的VCR。
“躺下的那一刻,感觉世界都变了,突然有一种好好活下去,享受每一天的念头。”这是从鲜花棺材中躺下又站起来之后女孩的感慨。
破茧重生感悟生命,这样的方式引来很多人非议。有的人认为这样的行为匪夷所思,有的人认为不吉利。但同时也吸引路人的同情和惋惜,更有不少市民主动参与活动。
大千世界本来就纷纭而至,如果有人说了一句好你就去做,有人说了一句不好你就不去做,那么人生的路是交给谁来指引呢?
如果这样的仪式真的可以托起心灵上面的太阳,又何妨一试?很多人很多时候对自己都不能清晰的认识。在全球平均每6秒就会有一个人死亡,也就是你读这句话的时间,又有一个生命坠落在凡尘中。能够活着真的很好,去充实的过好以后的每一天才最重要。如果将每一天都看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充实地度过,我们还会有什么遗憾呢?
就像电影《非诚勿扰2》中,男主角秦奋为患上绝症的好友李香山举办的一场“人生告别会”,让人们印象深刻。
他说“你们的善,你们的好,我都记下了;我拷进脑子里,我将带着这些记忆,走过火葬场。我没了,这些信息还在,随烟散播,和光同尘。”
此刻生命的感悟多么庄严!生前葬礼把人们心底最薄弱的不舍和留恋用辞别的语言感慨出来,生命像光,只有在黑暗压迫来临时,才能醒悟光的可贵之处吗?我们是不是该重新归还生命的尊严,和对人生的珍惜?
午马在《落叶归根》中饰演的老人,他为自己筹办一场“葬礼”。他这样说:
“那些人全都是我雇来替我哭丧的”
“自己替自己办个丧事”
“我死后一定会更冷清,也好感受一下死后那个热闹的场面……”
在剧中他把一位孤独老人的所思所想完美诠释了出来。但是更多的是这场生前葬礼给人们的感悟,对人性美丑的揭露。午马饰演的老人举办生前葬礼,更是将这种社会冷漠人情冷暖的讽刺推向了顶峰。
影片中,赵本山饰演的老赵因为没钱,只能坐长途汽车,后来遭遇打劫,在保全大家利益情况下,老赵也暴露了死人的身份,被赶下了汽车。
社会虽然进步了,但是人们的道德观念却没有很大的提高。那些冷漠无情麻木不仁的人竟然那样对待帮助过他们的人,人性有时候就是如此自私。
生前葬礼源于何方?
那么这种特殊的仪式起源于什么时候呢?
原来早在1990年的时候日本女明星Junko
Ymada提出的概念,也就是上文中《非诚勿扰》中看到的场景,在生前把自己的葬礼办了。据说Junko
Ymada当时也搞了一个像马东那样的电视直播,她亲眼看着别人给自己献花圈的感觉。
后来这种仪式就慢慢被日本人民所接受。在那个高速老年化的国度里,一些老人使用生前葬礼的仪式来结束自己与儿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办理了这个仪式后,一般老人就送敬老院,儿女不再管理了。同时通过生前葬礼也会将遗产继承给下一代。
当然这种仪式广泛在日本流传开来,有些交际范围广泛的知识分子,会借助生前葬礼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将终止社会活动的意愿。也有人他们举行生前葬礼是能够了解到,在自己葬礼的当天都会发生什么,也让人们感悟一下死亡的真谛。
你会为自己办生前葬礼吗?
对于生前葬礼这种别样的生命感悟方式,有人说这是对死的冷静思考,点燃新的感悟。
他们认为“生前葬礼”是一种拓业探索。有了这样的旁观思维与视角,对于活人“装死”的“另类体验”,我们就可以尽量以包容之心,真正感悟其对生命重视的苦心体现。同样道理,对于那些少见多怪、一时难以转过弯来的看客来说,自然能够坚持己见,却也无妨从支持“拓业探索”的思路,对举行生前葬礼的人多一份善意的鼓励。
当然也有人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感悟人生,不必‘装死’”。生命有一种永恒的意愿,但最重要的是它蕴藏着一种神圣,诠释着一种生命的价值。人活着,承载着一种希望与信念。强者弹奏生命激情的乐章,弱者懦夫寡志,庸碌无为。
本编辑团觉得,如果“生前葬礼”真的能让这些人感悟到人生的可贵,又何尝不值得一试?如果他们从棺材里站起来走出“葬礼”之后继续如昨日而活,那又何尝不是一种空华的悲哀呢?!
在“生前葬礼”中,该真正值得思考的是人生和如何唤醒我们自己的心。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special/1265.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