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秦明》网剧在搜狐热播,引起众多悬疑爱好者的追捧。而这部网剧的原著就是我们今天请到的“万劫不复有鬼手,太平人间存佛心”的著名悬疑小说家秦明,他也是首届世界华语悬疑文学大赛的重量级评委之一。
作为法医的秦明,在创作悬疑犯罪小说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人们对法医这个行业的了解知之甚少。那么,此次的网剧与原著有哪些不同之处呢?作为法医,是否也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神通广大?经常与尸体打交道,会不会产生困扰呢?秦明对于中国的悬疑文学又有何见解呢?秦明的专访将揭晓这些答案。
1、悬疑世界:秦明老师,由您小说改编的网剧《法医秦明》10月13日在搜狐视频上线。想请问一下,与小说相比,网剧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最大的看点在哪里?
秦明:影视剧的表现力自然会比小说更加强烈,但是却容易将读者们脑海中想象出来的形象固定化,限制了观众们的想象力。这同样是《法医秦明》网剧的优势和劣势。
网剧对于原著的改编还是存在的,比如人物设定将大宝更改为了一个很萌的女法医。但是网剧内法医真实的破案细节都被保留了下来,我相信这也是网剧最大的看点。
2、悬疑世界:作为职业法医,您遇过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案件?小说中的法医往往神通广大,在现实中,法医会遭遇到哪些无法解决的困难?
秦明:我觉得让任何一个法医印象深刻的案件只有三种:一是利用法医技术破获、让法医获得成就感的案件;二是一直没能侦破的案件;三是案情震撼人心,让人过目不忘的。我的系列里记载的案件都是我印象深刻的案件。
法医不是神通广大的,并不是所有命案法医都能发挥出关键作用的。任何案件侦破工作都有赖于各个警种的精诚协作,我描写的,都是法医发挥出作用的案例,但是也有很多法医很难发挥出作用的案例。最大的困难,应该算是现场无法提取到可以直接指向犯罪分子的证据。
3、悬疑世界:许多人都有职业习惯,有的作家看到一个陌生人,会情不自禁地构思他的“前世今生”。您是法医,又是作家,会不会有“解剖”陌生人的习惯呢?
秦明:我只解剖死人。
我承认喜欢分析一些陌生人的特点和习惯。做刑侦工作的,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怀疑一切。当然这里的怀疑是广义的怀疑,也就是说通过自己看到的、发现的小细节,可以推理出一些结论。当然,有些推理是合情合理的,有些则自作聪明。但这种“解剖”很多时候也不过是自己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罢了。
4、悬疑世界:中国人很忌讳死亡,而您的职业经常跟尸体打交道。在生活中,法医的身份曾给您带来过困扰吗?
秦明:在我刚入行的时候,确实是有困扰的。我上大学的时候,教授告诉我们,那个时候每年全国只有200名法医专业的毕业生毕业。我在实习的时候,也遇见过“不愿意握手”、“把我们当成死神”、“嫌我们晦气”的事件。
但是随着一些法医剧的播出,这份神秘的职业也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慢慢被大众所接受。我写小说的初衷,就是让更多人理解、接受、支持我们法医工作者。现在看,越来越多人开始了解法医,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报道法医,这让我由衷地高兴和欣慰。
5、悬疑世界:作为首届世界华语悬疑文学大赛的评委,您是怎么理解中国的悬疑文学的?
秦明:我认为,走出固有的“推理思维”,更真实、更合理、更接地气的作品,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special/1265.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