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2.sinaimg.cn/large/5ec4e7f6gw1exntafm3mhj20860att9b.jpg)
黄德海:
刚才听了张主编的评论,好像是宣读了一篇论文的感觉。而走走又说得很少,非常遗憾。这篇小说我觉得有几个地方挺有意思的,其实这篇小说是一个很典型的虚构小说。并且这个小说保持着自己设定了虚构世界的连续性,因果链都非常完整。但是我觉得有一点问题,这个虚构的世界太像你设置出来的世界,这个世界空地太少,把所有的人物和因果关系,把所有的空地都快填满了,而这种填满对一个小说世界来说反而会失真。另外,这个小说可以看出蔡骏的阅读量和对现代信息的掌握及处理。小说中有很多话,有的是古典诗词,有一些甚至是古代笔记里的话,有一些是现代小说里的话等。比如:一些名人名家的一些话,都在小说里。我觉得这好像是一个不怎么样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在很多小说中一旦使用网络语言,用这些语言非常奇怪,这一点我觉得蔡骏结合的特别好,他基本上使用马云他们的一些话,使你马上要明白这里不管是反讽意义上的还是什么,反正就是这么出现的,并且一点不突兀。还有就是这个小说构建的复杂性的问题,我们说的小说复杂性大多强调的是人物本身的复杂性,通常是通过描写对于复杂性的展现。我觉得这个小说完全是用故事构造的复杂性,就是一个转折、另外一个转折、另外一个转折,很少用人物本身的复杂性产生的。他人物的复杂性是被故事带出来的,而不是人物本身就复杂。我们阅读纯文学习惯的人,会经常认为这不是非常好的文学方式。但是在我们这么说的时候,设定的一个前提就是人物复杂性本身的设定没有问题,而是人物复杂带动故事的复杂。但是故事的复杂性带出人物的复杂,是不是也是一种方式。如果在故事带出人物复杂性的方向上再给一点虚构空间,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我对这个很期待。
谢谢!![](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special/1265.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