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言情大师渡边淳一,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但你们可能不知道的是,他一生与推理小说有着不解之缘。在成为言情大师之前,他已经是名噪一时的推理小说家,发表过多部长短篇推理作品,后来还与推理天王东野圭吾发生了多次的撕逼趣闻。今天老赵就为大家扒一扒。

渡边淳一
他原本是一位拥有近10年经验的骨干级外科医生,但他从小就有作家梦,从1956年便加入了同人杂志“库力玛”,时常发表作品,将医学争议话题纳入悬疑小说创作,因此被部分推理研究人士视作“战后医学推理代表作家”。
1965年描述脑部手术的心理分析小说《死化妆》获第12届新潮同人杂志奖,但因为这一奖项的知名度和人气较低,并未一炮而红。
情况有所改观是在1969年,他发表了一部带有纪实文学和社会推理色彩的作品——
《小说·心脏移植》
(再版时改名为《白宴》)
小说以1968年日本著名的“和田心脏移植事件”(发生在其所在医院,此事成为日本对脑死亡和脏器移植展开激烈辩论的起点)为描写对象,对所在医院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引起了轩然大波。
《白宴》使他成为一时的舆论话题作家,名气迅速飙升,但也使他无法再医院继续工作下去。
第二年,他一鼓作气,又创作出文笔更加成熟的问鼎直木奖(日本最高文学奖)的短篇《光与影》,这部作品使他一夜成名,终于真正实现了他成名的梦想,那年他37岁。
《光与影》

小说以时任总理大臣寺内正毅为原型,两个需要截肢的军人,因病例的叠放顺序不同,一个截了肢,一个没有截,而由此发生了命运的转折。截肢的成了荣誉残废军人,除了结婚生子,别无成就。后者继续留在军队,一路平步青云,最后成了内阁总理。
这部短篇小说获奖,对天蝎座的渡边淳一来说纯属偶然,因为渡边淳一是在查阅其他作品所需资料时偶然间发现了一本石黑中惠所著的《怀旧九十年》,这本书的怀旧谈中记载记载了《光与影》的故事原型。
《光与影》完全是喜出望外的收获,虽然它的诞生纯属偶然,但是结果带来了获得直木奖的幸运。”
——渡边淳一
但在其他推理或者历史作家看来,这部作品的成功并非“偶然”:
渡边淳一因此受到巨大鼓舞,对写作信心倍增,又因《白宴》和医院闹得不愉快,他干脆脱掉了天使服,走上专职写作的道路。
《光与影》之后,他又陆续发表了多部同样属于社会推理、医疗小说范畴的作品。
《魂断阿寒》
1973年
渡边与初恋加清纯子故事的小说版,追忆自己青春年华的推理小说。
十八岁的天才少女画家时任纯子,在人生巅峰时刻突然离奇失踪,四个月后被发现自杀在阿寒湖边。20年后,纯子高中时期的恋人、已成为著名作家的田边走访了和纯子关系密切的五个男人和纯子的亲姐姐,调查纯子之死。
《雪舞》
1973年
这部小说提出了一个问题:当病人身患绝症而现代医学又无法解决时,究竟应该怎么办?
札幌中央医院对是否对一名六个月的婴儿进行脑外科手术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年青的脑外科专家在患者母亲——年轻貌美的桐野夫人的坚决请求下,为患者进行了手术,结果孩子死去。对医生与患者家属的心理描写真实、细腻,充满了紧张感和人情味。
《冰纹》
1974年
女主人公有已子,外表温柔娴静,女儿乖巧伶俐,丈夫敬之事业有成,她的生活平淡安适。但当她遇到倾心的久坂时,却情难自已。七年的漫长隐忍,丈夫不露声色的致命报复,最后如飞蛾扑火,奋不顾身。结局既出人意料,又感觉很自然。
70年代后期,他有意识地逐步将创作主题完全转向传记文学,像荣获第14届吉川英治文学奖的《遥远的落日》。进入80年代,他凭借《化身》、《樱花树下》等名作,完成了“言情小说大师”的华丽转型。
之后的《失乐园》、《泪壶》(老赵之前介绍过)、《爱的流放地》等享誉世界的杰作又把他推至日本大众文学的顶端。他以深入男性、女性本质的情爱小说,吸了大批大批的忠实粉丝,声名远播。
但是,他与推理小说的缘分并未因为他华丽变身为言情小说大师而终结,这里还有一段他与日本推理天王东野圭吾撕逼的趣闻。
长期担任直木奖评委(第91届至150届)的他,后来几乎与推理小说“恩断义绝”,并表示“十分讨厌推理和科幻”。这种趣味性的“偏执”,可虐死了东野大叔,5次被直木奖提名,5次与之擦肩而过,重要原因是渡边爷爷次次都给了恶评:
评东野圭吾著《秘密》:
“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小说,毫无从内部发酵的迹象。”
评东野圭吾著《白夜行》:
“杀人写得像游戏,完全不是小说。”
评东野圭吾著《单相思》:
“作为描写同性恋的题材,整体印象单薄,编造个好故事就是好小说的偷懒的想法,反而使作品逊色。
评东野圭吾著《信》:
“这回技巧还是太故意了,让人读到就行了,但还是终结于了平庸。”
评东野圭吾著《幻夜》:
“想要得奖,最需要的是作家内心应该有非写不行的气魄与热情。”
甚至到了2006年,东野大叔终于凭借《嫌疑犯X的献身》获奖,渡边爷爷还是恶评:
我表示不满,如果他这回获奖的话,那就等于降低了以推理小说敲开直木文学奖大门的门槛儿,仅此而已。”
为什么渡边爷爷如此厌恶东野大叔一直是个谜,老赵不禁怀疑这是前辈嫉妒后辈才华啊!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2014年他一辞世,东野圭吾就接替他成为直木奖的新任评委。试问,渡边大师能瞑目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