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悬疑世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

韩国影史票房第一新片,反套路缉毒差点笑死在影院

$
0
0

悬疑题材无论是在电影还是小说界都有着不可忽略的分量。


回想起来我们曾经看过的悬疑和刑侦题材的影视作品,要么是港式警匪片那种快节奏的,带有都市奇情的生活化刑侦作品;要么是快节奏高强度反转层出不穷的商业片;还有带着点诡异和猎奇气氛的日式悬疑……


但是随着这一个题材的继续挖掘,悬疑电影的创作,特别是商业片的创作也开始陷入瓶颈。


但就在2019年新年伊始,一部韩国喜剧电影——《极限职业》就横扫了韩语电影票房,成为韩国影史票房冠军。


《极限职业》海报

它的导演李炳宪,还是一个新人,能够搜到的作品,也只有一部得了新人奖的电影《二十》。


明星阵容可谓“惨淡”,让人放心的只有主角,饰演高班长的柳承龙,是韩国娱乐圈的“老戏骨”,参演过《我妻子的一切》《7号房的礼物》《光海,成为王的男人》等电影。其他的角色,皆是名不见经传的路人面貌。



然而这个几乎是新人的团队,却没有人拖后腿,每一个人都贡献了十分出彩的成绩。


非常有意思的是,《极限职业》的同台本中国版《龙虾刑警》,却票房惨淡。


电影是以刑侦作为题材的喜剧片,讲述了警察局,由高班长带领的缉毒队一队五人,因为业务成果太差想要搏一搏,抓捕大毒贩,从而潜伏起来。


由于毒贩和他的小弟们喜欢点炸鸡,所以盘下来一家快要关门的炸鸡店,想要做别人家生意让别人送上门来,结果出人意料地做出了超级美味的炸鸡,这家炸鸡店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店。



所以整个缉毒队就这样,一边埋头于炸鸡店忙碌的生意,一边挣扎在自己身为警察的责任感当中。虽然听起来是很苦的经历,然而被这群人演绎地,充满了笑点。


高班长会在忙碌之余,拿起对讲机,对在外面车里蹲点的警察说:“你进来倒一下水。”


同样,也会在被警察局长开会训斥电话打过来的时候,躲在一边,极其小声地对着电话说炸鸡店的广告词:“一直以来没有的味道,这是排骨还是炸鸡……”



它的走向十分荒诞,在炸鸡店因为无良媒体的宣传而门庭冷落的时候,大毒贩的鹰犬却自动找上门来想要加盟。众人允许加盟之后,又阴差阳错地发现,加盟店是借着外卖送炸鸡的名义而给吸毒人员贩毒。


这场阴差阳错的闹剧,最终迎来了错位的高潮,一群想要好好做炸鸡而教训线下加盟店的前警察们,却成为了抓捕毒贩的大功臣。


以警察之身,却做了炸鸡;以普通店员的身份,却抓捕了毒贩。

看似荒诞,其实内部充满了合理性。


电影中,高班长和他带领的整个缉毒队,都以一种十分认真的心态在做事。他们认真地做警察,也认真地做炸鸡,既不会辜负警察这个职业,也不会辜负炸鸡店这份工作。



认真的人,是有幸运之神照顾的。


柳承龙饰演的高班长,是整个影片的灵魂人物。他脖子前伸,形象略猥琐,小心谨慎,执行任务还怕踢破了人家窗户要赔钱;从家人角度来说,他不是一个成功的男人,常年得不到晋升,时常被妻子唠叨,有些妻管严。



他和他的缉毒队,基本都是把那些传统警匪片的套路打破给人看,他们没有那么帅,也没有那么神,大多数时候,他们和我们普通人是一样的。


甚至更傻,更二。


但是他们认真,而且坚守。


虽然他们总是在做炸鸡还是做警察的选择中摇摆不定,但是一旦碰到事情,都会拼尽全力上去做。

 


其实把喜剧元素刨除只看其中刑侦剧情的话,这部电影没有多少悬念,包括警察和毒贩的对决这条线也没什么波折,然而这部《极限职业》却非常好看。


究其原因,其实有点两点,第一点是整部电影充斥着好玩又不低俗的笑点,第二点是喜剧和刑侦相结合而产生的戏剧感。



警察盘下炸鸡店开始做炸鸡,这是一重戏剧性;炸鸡店成为网红店,这是第二重戏剧性。


其实戏剧性这么重,和刑侦是不相符的,因为刑侦主题的作品所需要的就是真实,优秀的刑侦作品正是以其赤裸裸的人性来打动观众的。如果过于戏剧化,那么整部电影将会显得十分“侮辱智商”。


就好像一个警察苦苦收集线索寻找犯人多年,然而犯人突然被外星人枪杀了一样。



然而喜剧电影例外,在喜剧感这种极其微妙的感觉中,无论多么扯淡耍宝的情节,都可以用笑点概括过去,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编剧为了圆起来所有剧情而枉死的脑细胞,还可以把故事的舞台放大,让故事更加有趣。


在《极限职业》中,电影不必去交代为什么这家炸鸡成为了网红店,而是用了一个场景——柳承龙扮演的高班长端着盘子,走在满桌的客人当中,伴随着抒情的音乐和一段仿佛是对自己太太所说的深情独白,然后最后话锋一转:“水源大排骨炸鸡,你的选择。”


好好的独白变成广告,观众看着会心一笑,至于剧情的转折,也就不用在意了。


直接躺在合同上,阻止炸鸡店老板转让



同时,《极限职业》更加有诚意的地方是,对于一些关键性的线索,即使是用了喜剧的方式来表达,也会在影片后面把这一切介绍清楚。


比如和缉毒队处于竞争关系的刑侦队的班长,把毒贩的位置告诉高班长,这件事,在前面被用非常搞笑的方式来描述,我们可以看到,脊背挺直一脸自豪和轻蔑的刑侦队班长对高班长说:“身为弟弟,我还是给你一个建议吧。”


等到他把毒贩的位置告诉高班长之后,高班长抬起头,严肃的说:“我从来没有把你当成弟弟。”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高班长抬起头:“哥。”


这一段的喜剧感已经完全足够了,但是这种关键的剧情转折点,在影片的后半部分也有说明原因,高班长对刑侦队说:“你们不就是想要让我们帮忙监视他们吗,缉毒队不是监视器。”


偷偷盯梢

这就是《极限职业》的诚意,和极限职业的逻辑。


一部优秀的电影,即使是商业电影,刑侦电影,喜剧电影,也要拥有一个完整的逻辑,以及充分的本土化。


同样是刑警小队,《极限职业》中每个人都像是活生生的,被生活所迫的韩国小人物,而《龙虾刑警》中的人物,则是空洞无味,甚至有点过于装帅,不知道哪里来的中二青年。


所以我们看《极限职业》最后的打斗非常开心,热血沸腾,因为我们看到了一群普通的小人物突然燃起来,突然帅起来,突然爆发起来的闪光点。



而我们看《龙虾刑警》只会觉得打斗挺帅的,动作挺流畅的,因为我们看不到人物的转变,也看不到人物的反差,我们只看到一个中二的人,在那里扮傻搞笑,只让人觉得愚蠢。


这两部电影的对比,也充分地让我们看到了类型电影本土化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蕴含在商业、刑侦、犯罪、悬疑这些关键词之下,看似固化的影片类型中的无限可能性。


一定是看了《王国》吧

码头大战致敬《英雄本色》

其实,这样的电影已经出现很多了。


有完全去掉了戏剧化,真实到可怕的《杀人回忆》;也有把悬疑故事和脑洞结合,让科幻和悬疑结合,加入一点点女性因素诞生的《记忆大师》;还有包含黑色幽默和强烈动作因素,再通过其独特审美而脱颖而出的《低俗小说》。


悬疑之路并没有走绝,也没有拐进死胡同,相反,这其中还蕴含着无数可能,还有无数的潜力。


所以,不要抑制自己的想法,让它疯狂生长,然后发光发热,甚至大声发笑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