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悬疑世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

【专访】康静文:人心要比“鬼”更加恐怖

$
0
0


康静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悬恐界重磅作家。她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开辟了悬恐小说的新式写法——"镜头演绎法"。以镜头的角度去审视悬疑,用婉转的笔触、强烈的色彩构图、多变的情节构架,通过影视手法,为小说赋予了动效,将感性与理性结合,使二者在文字间水乳交融,勾勒一个个迷离诡谲的悬恐故事,在读者当中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悬恐界的"惊恐皇后"。

今天,就跟着小编的问题,走进康静文的悬疑世界吧。

悬疑世界联盟: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悬疑文学的呢?为什么会对悬疑这个类型感兴趣?

康静文:

从大学时期开始吧,在同龄女生都在看言情小说的时代,我就对悬疑小说情有独钟。那时候就是因为蔡骏老师的一本《地狱的第十九层》,让我对这类的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自那之后,悬疑作家出版的图书,基本上都被我翻阅遍了,蔡骏老师的书更是不在话下,老版、新版集齐了全套。以及周德东老师的书,庄秦老师的,李西闽老师的,都是我的心头好。悬疑作者里,女性作家并不是很多,但我对红娘子的书也算是情有独钟,她的七色系列超级好看。

《地狱的第19层》

悬疑世界联盟:您写过的这么多作品中最满意的是哪一部呢?为什么呢?

康静文:

说上“满意”的话,每一部书都是我用心创作的结晶,就像自己的孩子一般,哪一部都觉得好。如果一定要评出最喜欢的一本,是刚刚签约的《地铁工程师轶事簿》吧,写这本书的时候正是我遇到写作瓶颈期的时期,我打破了我以往写作的方式,结合了新的元素,成功突破瓶颈。可以说,这本书让我完美转型,把小说体和故事体完美结合,让一种全新的文字呈现给我的读者们。

悬疑世界联盟:有网友形容您的作品是大陆恐怖片模式的小说,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

康静文:

对这种说法,我并不反驳。“大陆恐怖片模式”是褒义,也是贬义,就看个人理解。与“日韩式恐怖片”和“英美式恐怖片”模式相比,反而我会更喜欢“大陆式恐怖片模式”,站在中国的大环境下,不宣扬“鬼”的说法并无不正确,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人心要比“鬼”更加恐怖。

在我的小说里,更注重的是人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人生轨迹发展,更多的是心理悬疑。个人观点认为,只有把对人性的剖析写的透彻,把人性的善恶暴露在人前,这才能算得上一部佳作。也曾有过人说,我的小说里很多都是故弄玄虚,可如果当你把事件放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你(读者)身边的人性,要比我写的有过而无不及。

《岳家古宅》

悬疑世界联盟:近年,IP开发火热,很多作品都争相被改编影视,不过常常会出现改编之后的影视作品与本身的IP故事大相径庭的现象,作为一个原创作者,您怎么看待此类开发现象呢?

康静文:

培养IP、开发IP这是小说界大趋势的方向,能够把自己的文字变成影像流传下去,这恐怕是广大作者都想要的。

不过,小说和小说亦不同。有的小说适合改编成影视剧,有的并不适合。用悬疑来做例子,走心理悬疑类型的小说,就很考验改编编剧的能力,和导演拍摄的技巧。心理悬疑小说写的好,并不代表拍出来就一定觉得好看,毕竟那些大量的心理描写只能通过演员的演技来表达,有时候不尊重原著,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表达不出原著想要的效果。

反而那些技术型悬疑(硬悬疑)拍摄起来更为顺手,众多的线索、环境的烘托,氛围的营造,更能够表达出原著的想法。当然,对于那些完全篡改了原著故事的作品,我只能感到遗憾,毕竟有些东西是很难搬上荧幕的,就算读者对此介意,也只能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无论是原著作者,还是编剧,他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无非是想把最好的呈现给大家。

图片来源自网络

悬疑世界联盟:很多人对悬疑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在您心目中的悬疑是什么呢?现在世界华语悬疑文学大赛提出“泛悬疑”这个概念,您是怎么理解的?

康静文:

“悬疑”字面的意思很简单,而对我来说,它无非只是人的一种心态,对于那些迷惑不解,无法看清事实的心态。悬疑小说也好,悬疑电影也好,大家都是抱着一颗悬着的心,去看待事情,那种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恐慌的心情。

走出“悬疑”本身的概念,融合文字、影像作品来看,实际上大部分的作品里早已经包含了“泛悬疑”的概念。想要把作品写的好,创作的妙,都和悬疑(悬念)无法割舍。

抛开悬疑小说本身来说,写其他类型的作品也需要“悬疑”来支撑。只有把悬疑做的巧妙,才能够吸引读者的心,引导大家阅读下去的欲望。

“泛”囊括了所有的题材,不仅仅是“悬疑小说”本身。就像写言情小说,写乡土文学,哪一个都离不开“泛悬疑”的概念。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

Trending Articles